字典/DICTIONARY/DICTIONNAIRE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商圈


Why choose it?


經濟的影響力是很強大的,甚至民眾對自己生活的認同感一部分也來自於此(猶太、Catalonia、亞美尼亞、”台北國”等等),但在建築中,往往都把商業建築(不是給公司行號的那種)歸類到裝潢,並對其嗤之以鼻,但這些類型往往是我門生活中最需要,也最常見的,更甚者,若是聚集在一起,形成所謂的商圈,對公眾而言是吸引人潮,提振經濟的商機;對民眾而言則是提供休閑的好去處,卻鮮少有人對此提出回應。在大師的作品集中看到不少美術館、教堂、學校等大量體的案子,試問有多少城市擁有美術館、博物館(台南的還都是歷史建築改建而成)?附近的居民一年中又去過幾次?而學校也由圍牆高築逐漸轉為社區公園的型態;在台灣,宗教建築大多以其傳統樣式為主。我想探討的是,相較於於這些更貼近日常生活的行為所產生的建築型態可能,以一中商圈作為探討的開端。
型態與機能
五十嵐太郎《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中提到“鴨子與被裝飾的小屋”《Learning From Las Vegas》,商業大樓中,皮層和內部空間是完全脫離的,在商業建築中,幾乎都是“被裝飾的小屋”,尤其是騎樓式住家,建物本身與內外裝完全無關,在街上逛街也很少抬頭看2樓以上是什麼,除了表參道上的幾棟名牌建築外,街道立面通常不是招牌,便是廣告,使得商圈表面被高度的利用。那麼,2樓以上會是什麼?又可以如何發揮?


特色與時間
之前認識幾個來台灣的法國朋友,他們下飛機前對台灣的認知恐怕和我們對胡志明市的想像有異曲同工之妙,低矮的房舍、紅磚屋瓦早已被消費行為所取代,幾乎所有的日常用品在全世界都能買到,也長得一樣,只是或多或少罷了。屬於台灣商圈的特色又是什麼?其中之一便是時間,或者說,屬於東亞的特色,這裡有夜市、KTV24小時商店林立,無論何時都能踏出家門只為買一瓶牛奶,再城市裡幾乎沒有一處是完全靜止,活躍、熱鬧、噪音、疲乏(在西班牙是立法規定店家開店時間,星期日除了餐廳其他店家一律休息,當然這是為了避免大型超市壟斷)。那屬於自己的,地域性的特色商圈又是否可能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